[摘 要]本文尝试从供给侧出发,分析国内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的现状,借鉴发达市场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实践,参考“投资型”体系代表美国IRA账户、传统“保险型”体系代表德国里斯特计划以及与中国保险环境相似度较高的东南亚地区日本iDeCo、新加坡CPFIS、SRS及中国香港地区 QDAP中保险产品的发展历程,为保险公司参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提出建议。具体而言,发达市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资产规模通常需要经过较长发展周期,且前期积累速度较慢;50岁以上人群、中高收入阶层是购买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主力人群;保险公司逐步丰富短期有流动性、投资属性较强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关键词]个人养老金;寿险业务;客户;产品
[作者简介]李甲鹏、钟潇、李芳、尚玉婷,现供职于太平人寿战略发展部。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1-《加快构建我国多层级农险管理数字化平台体系》(张峭)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2-《关于数据量对车险定价准确度影响的 实验分析与实践思考》(孙启峰、傅宝丽)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3-《中国责任保险风险暴露曲线研究》(杨晓文、邱忠东、孙华)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4-《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公共健康与风险管理”联合实验室课题组)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5-《提高“惠民保”业务覆盖率的对策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冯庆庆、刘艺恒、陈曦、陈肖华)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0206-《通过即期年金保险对接养老第二、第三 支柱破解“年金谜题”的路径探寻》(张蕊、刘方涛、邢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