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活动

魏迎宁:保险服务能力进入新阶段

作者:于小涵

       9月24日,2015欧亚经济论坛在古都西安召开。其中,在第四届西安(浐灞)金融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上,围绕“金融服务创新与‘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主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表示,目前保险服务能力进入新阶段。
       魏迎宁认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而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
魏迎宁说,保险行业始终将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14年共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5.5%,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7216.2亿元,同比增长16.2%,保险服务能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两年多以来,保险业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魏迎宁表示,在不断完善保险服务方面,为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作用,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经营主体,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外,自2013年以来,中国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和大地保险先后获得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经营资格。2015年3月,保监会与工信部、财政部加强协作,联合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2015年4月,中国人保财险牵头,与国内6家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了首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共同体,针对重大技术装备特殊风险提供定制化的综合险。
       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保险业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网络资源,自主开发风险评估模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每年发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5年还专门编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保监会指导中国保险学会编撰年度《中国风险管理报告》,探讨保险业在风险管理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领域。
       魏迎宁还提到,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规模为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各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通过股权和债券投资计划等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和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未来,中国保险业将继续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原则,重点支持包括“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在内的重大项目。
      中国保险学会参与承办了此次金融论坛。(本文转自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