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课题-12 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ISCKT2021-N-1-12 课题单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成员:刘杰 刘述华 崔明夫 陈永福 杨逸彤 周凯涛 范素霞 何美娥 林欣宇 陈阳

资源价格:0积分

  • 内容介绍

摘要

我国自2016年开始,已经开展了两轮社保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参保人群已超过全国人口的9.5%。第二批国家试点城市制度上呈现职工切入、多元筹资、保障重度、多维评估、服务给付等特点,主要委托保险公司经办,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国外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发展早于我国,本文对美国的纯商业模式,德国的强制保险模式和新加坡的补充保障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和梳理。近年来,国家在不断鼓励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行业也在不断呼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持续缓慢发展。

基于国内的现状和国际发展经验,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核心难题在于筹资的问题,即解决客户支付意愿的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三大类十个难点,包括经验数据不足,预期余命增长以及参保预期较低提高壁垒造成的定价困难,一方面难以测算定价,另一方面价格太高,也会影响销售;年轻的理想客群购买意愿低,老年群体风险高、定价高,服务链条长、产品复杂,营销人员对于长期护理保险本身的熟悉度并不高,被替代性强,产品吸引能力降低等造成的产品销售困难;商保评估体系缺失,服务给付的前提下护理需求匹配缺乏和护理服务监控困难带来的合理理赔困难。

结合现状和难点,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之路还需要进一步摸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尚待解决。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以及持续推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方向,本文分析路径可从产品分层保障、服务管理标化和衍生健康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培育市场,激发客户兴趣,发展管理式护理。

在产品分层方面,通过寿险护理险责任转换,提前给付,将市场逐步活跃起来;聚焦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设计多样产品方案,吸引其增加长期护理的补充保障,提高长期护理的保障覆盖;将企业税收优惠扩展至护理保险,吸引企业主为员工购买短期护理险产品,若能扩展至员工父母,则可进一步降低员工的父母及个人突发意外需要照护的难题;将护理服务包装为保险的模式,通过保险公司集中采购减轻失能群体家庭负担,也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培育市场、激发护理保险需求的一个通道。

在服务管理标化方面,整体思路是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基础上,建立更高质量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体系,通过对护理机构的管理实现服务质量保障和支付安全。具体地,通过建立商保定点护理机构清单,实现护理机构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商保支付目录,实现护理清单标准化,引导定点机构的发展方向;建立服务适配标准,实现护理需求标准化,保障支付安全;并可行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监管,实现护理执行标准化。

在衍生健康管理方面,是利用健康保险产品20%的健康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健康生活引导,降低年轻群体及活力老年群体失能的可能性,提高资金运行的长期性。老年群体通过失能失智预防干预提升幸福感,智慧养老技术应用提升安全感,优质专业贴心服务提升满足感。而且健康管理延伸的产品、服务和药品等,也是商业保险公司获利的可行途径,可对冲一定的长期护理风险。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类商业护理保险的尝试和摸索,探索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社保长期护理保险之上逐步完成市场的商业化培育。此外,市场发展还需要的各类支持,建立统一的失能发生率库、探索可参考的生存曲线,以便于更加精准定价;通过养老补贴归集、纳入个账支付、提供税收优惠,提高个体的消费意愿,尤其是养老补贴归集,可区分活力老人和失能老人分别保障,补充支付社保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自付部分;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智慧健康养老融合和整合照护服务供给,优化服务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