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课题-1保险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课题编号:ISCKT2017-N-1-01 课题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成员:连锦泉 徐文娟 吕岩 毕冬

资源价格:30积分

  • 内容介绍

 

摘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的问题,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调整和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抓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策略,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必然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一系列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处理好这些风险,是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险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必然要担负起管理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助力改革举措落地实施的历史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保险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与新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供给数量和质量上都亟需提升。基于此,本课题对保险如何提升供给能力,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系统性研究。

在研究逻辑上,本课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出发,回顾经济学理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经济治理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基础,归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课题对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阐述,指出保险供给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之后,课题以产业为主要脉络,分别分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和保险需求,以及保险服务三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基于经济学经典理论,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本质区别,指出其一系列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对保险提出了更高的制度需求。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专业制度安排,基于其自身属性和功能,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需求,形成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比较优势。而后,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结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分析农业、工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和需求,以及当前保险供给存在的不足,进而刻画保险的服务路径。

在研究结论上,本课题指出保险供给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险业需要提高供给能力来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保险监管机构、保险主体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和保险供给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在章节逻辑上,本课题以提升保险供给能力、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力求各章节环环相扣,理论和实践相互佐证、紧密衔接。主要结构逻辑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回顾和归纳了经济学理论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分析方法,以及在经济治理历史中的应用,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基础,并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差异,为下文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章为保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从保险的属性、功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比较优势出发,阐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保险供给升级、满足改革制度需求的内在原理,并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逻辑,勾勒出保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式。

第四章是保险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方针和保险需求,以美国农业保险发展为借鉴,提出保险需要在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两大领域,升级保障程度、服务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第五章是保险服务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分析了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方针和保险需求,提出在我国持续、系统推动产业升级的环境下,保险业需要大力发展产业保险,面向整条产业链提供综合性、定制化保障,激活和保障产业链稳定运作,并扩展保险服务边界,以“保险+产业服务”的模式,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国家产业政策落地实施。

第六章是保险服务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分别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方针和保险需求出发,提出在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需要促进保险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并秉承产业保险发展思路,对接上下游产业,做好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工业的链接器;在服务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打造生活服务生态圈,将生活性服务纳入保险服务范畴,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同时,保险需要更深入发挥社会治理功能,为服务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第七章是政策建议部分,分别以中央和各级政府、保险监管机构、保险主体为对象,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