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论与实践文章概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指数保险合约探析

作者:王明昌 王野田 李琼

我国自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以来,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经营成本高、经营效率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严重等问题。以区块链技术平台为基础,将智能合约与指数保险产品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就我国农业保险基本现状和发展困境、智能指数保险合约概念模型以及推广应用存在障碍进行论述,最后提出我国在智能农业指数保险方面的发展建议。 

 

我国农业保险的基本现状

 

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自此,我国农业保险迅速发展(见图1),并取得较大成就:农业保险开办区域已经遍布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保险的农作物品种达到211个,基本覆盖农、林、牧、副、渔等各农业领域(强国令等,2018);我国农业保险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养殖业保险和森林保险的规模居全球第一位。2017年末,我国农业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477.7亿元,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8万亿元,参保农户2.13亿户次,全年共向5388.3万户受灾农户支付赔款366.1亿元,简单赔付率为77%。虽然我国农业保险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足,基本处于低保障、广覆盖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依然受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大而不强,具体主要表现在:高赔付风险依然严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依然存在,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居不下,农业保险定价不合理。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正在向“提标、扩面、增品”的方向发展。

图1.png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指数保险合约

 

自2017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的各领域(包括保险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创新潜力,在多个方面引领着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最初的保险都是将所有数据记录在纸上进行存档,索赔结算过程非常繁琐,耗时耗力,投保人通常需要等待几个月才能得到赔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保险公司效率的提高;目前,因为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减少索赔处理过程中的冗余支出,它将成为保险行业的下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保险相结合势必会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是全民共同参与的一种记账方式,具有分布式对等、链式数据块、防伪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五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智能合约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已经为人所知,指在计算机系统上,当一定条件被满足时,可以自动执行的合约。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智能合约从工作原理变成现实。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真实可靠,进而保证了智能合约在存储、读取和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可追踪及不可篡改性,提高了智能合约的可信性。

指数保险是基于预先设定的外在参数是否达到触发水平而决定赔偿的一种保险产品。指数保险的赔偿不需要实地勘察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这种“过点即赔”的农业保险方式可避免繁琐的查勘定损工作带来的不便,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幅度缩短理赔周期,提高经营效率。

当前,不少保险企业出现偿付能力、利润和保费下降的困境,因此保险企业管控费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应用新技术、完善服务体系是其度过“严冬”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农业保险业务,通过运用新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传统的农业保险中,投保农户希望对受灾的作物进行索赔时,首先要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在经过保险公司理赔师深入评估并提交大量相关灾害评估资料后,才能获得赔偿(见图2)。保险公司每天要处理大量繁琐的流程,也存在大量农户对理赔结果不满意的情况。

图2.png

实际上,农作物指数保险是区块链农业保险的雏形。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智能合约使指数保险的自动赔付成为可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农业指数合约为解决传统农业保险业务保单多、每单保费低、灾情评估难、理赔周期长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成本高、利润率低的问题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见图3)。智能合约可以连接到气象局数据库。在接收到阈值气象指标后,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向受益人发起索赔流程并支付保险赔款。一般情况下,只要农民有保险,即使农民没有提出索赔或者索赔申请迟交,甚至在受益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基于智能合约的保险流程都可以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合约自动处理并在收到阈值气象指标时结算赔款,同时在区块链系统中发布赔款的详细信息,从而消除了提交索赔申请的需要。这种解决方案可以降低保险公司处理农业保险等小额微型保险索赔所产生的行政费用和索赔管理成本,反过来会促进保险费率的降低,使农民能够负担起保险费用。这种解决方案还可以直接扩展到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后台交易,打通保险业务全链条通道。

图3.png

 

智能指数保险合约推广应用存在的障碍和建议

 

存在的障碍

1.产品设计困难

首先,区块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还存在效率、隐私、稳定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非常少,多数还处于概念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仍然是个世界级难题,虽然有些打着区块链技术旗号的项目落地,但是多数项目并不是真正的区块链,或者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雏形,实际还是基础的“物联网+互联网”的应用。其次,智能合约的制定更为严格。与传统合约相比,智能合约对合约制定的要求更高,由于智能合约必须将合约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代码,因此最终的合约要求必须精确,不能存在模糊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约双方之间的纠纷。最后,指数保险的设计非常复杂。其设计需要保险公司多个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复杂的模型设计,但是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在风险控制、指数精算等相关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指数保险产品存在的基差风险较高。

2.法律条款缺失

除了技术细节之外,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尚难以大规模推广,其主要障碍还来自于智能合约缺少相关法律条款的认可。即使合约条款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区块链中的计算机编码,但是如果这些编码在法律上不被认可或不具有法律可执行性,那么智能合约将不具备法律效力。美国联邦和一些州通过修改和新建相关法律对智能合约进行法律认可和约束。如佛蒙特州已尝试通过修改法律条款认定区块链证据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亚利桑那州最近通过了一项法律,认定通过区块链技术获得的签名是有效的电子签名。另外法律条款的缺失也给监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扶持政策不足

虽然我国目前出台了一些关于区块链技术、指数保险产品的文件,如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将区块链技术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等,但是这类农业保险产品没有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目录,缺少财政补贴资金支持,开发和推广应用受到了严重制约。

 

发展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障碍,建议在国家层面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框架,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另外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指数保险产品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促进其开发与推广。在企业层面,要主动应用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改造升级。由于这类保险产品的开发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保险公司除了要加大相关技术投入以及人才储备外,还要加强与专业机构的业务合作,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开发新型保险产品。

 

摘自《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1

 

作者简介:

王明昌,管理学博士,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王野田,高级农艺师,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管理机构负责人;李琼,经济学博士,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管理机构高级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