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论与实践文章概述

【高端对话】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国保险学会编辑部

      [策划]  冯占军(《保险理论与实践》主编)

[主持]  李凯飞(《保险理论与实践》编辑)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龚新宇(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余贤群(中国人寿(集团)公司金融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利(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方国春(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与审计责任人),锁凌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北京工商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总纲,大力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保险行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327日和2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银行保险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全力推动银行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这一大背景下,推动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业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本期“高端对话”栏目邀请六位来自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主持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含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龚新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为新时代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标定了新方位、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对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首先,高质量发展是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在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之中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初步解决保险“有没有”的问题。迈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全新发展阶段后,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化为主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如何使保险更“好”?这要求保险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升级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客户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增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例如,在江苏南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体现为高赔付、低费用的成本结构,契合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其次,高质量发展是保险供给和需求高匹配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17年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企业和居民对经济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保险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我国的保险赔付占灾害损失的比重远低于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长期寿险保单仅0.03份,保险保障缺口巨大。如何实现“高匹配”发展?一方面,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痛点,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增强民生保障、服务完善社会治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加大保险宣传和风险教育等,将更多潜在的保险保障需求转化为有效的保险消费需求。最后,高质量发展是保险资源和要素高效率利用的发展。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以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我国保险业经历了一段主要依靠增加人力、费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果导致不少寿险公司招人越来越难、队伍大进大出、业务大起大落,财险公司费用成本居高不下,车险手续费增速远超保费增速,40%以上的市场主体经营亏损的局面,这种状况越来越难以为继。推动我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摆脱对资本、环境等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提高知识、信息、技术和人才对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保险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整体经营效益。

 

余贤群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领域发展的共识。保险业也是如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核心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根本途径是实现质量、速度和效率“三大变革”。对于保险业而言,我们要认识到,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艰难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我们不能寄期望于在短期之内完全转变行业发展方式,而是要形成定力,从服务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大局出发,从客户需求出发,探索适用于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转型之路。第二,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在行业共识基础上的普遍行动,行业内要形成合力。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学会,应该加强约束和引导,打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使全行业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取向,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第三,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靠发行几款保障型产品就能够实现的,就代表了“保险姓保”。我们需要有一整套的政策,使高质量的理念转化成经营思路、竞争策略、产品结构和服务体系,并脚踏实地地落实到行动中。

 

王新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行业和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保险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规模的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稳定、健康、有价值、可持续。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险业立足保障本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险业把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作为立业之本,有效发挥经济补偿、风险管理、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切实体现“保险姓保”。第二,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保险成为个人、家庭、企业、组织风险转嫁和损失补偿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当发生超出个人、家庭负担能力的损失时,都有保险机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保险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民生的险种如责任险、健康险等占比提升,“一枝独大”的传统险种(如车险)占比下降。第四,行业效益合理、稳定,大部分市场主体能够实现整体盈利。盈利是保险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做好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大部分保险公司实现盈利,进而行业整体效益表现较好且在合理范围内,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仅有少数几家大公司盈利,大部分中小公司持续亏损的局面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更谈不上高质量。第五,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且结构完善,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对富裕人群提供高端产品和服务,对普通人群提供“惠而不贵”的产品和服务。第六,发展动能转换。由传统粗放式的人员扩张、机构扩张转向科技赋能、创新驱动。金融科技在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行业运行效率提升、经营成本节约等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业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第七,从业队伍具有较高素质和口碑,从业者普遍具有职业自豪感、尊严感和成就感。保险业高质量的关键是从业队伍的高质量,要提高从业者门槛,加大从业者教育培训,提升从业者对保险职业的认同、自信并维护其声誉。第八,市场环境良好,竞争充分但规范有序。法律法规健全,行业监管有效,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规则透明、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理性,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受到严格限制和严厉处罚,费用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市场主体呈多样化、差异化特点。

 

方国春保费增速、资产规模、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些显性指标不足以表明一家保险公司的发展质量,因为依靠高成本获得的保费和资产规模、依靠股东注资维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不可持续的。评价一家保险公司是否高质量发展,应当从保险公司经营的内外部,多方面、多维度予以考量。就公司外部而言,保险公司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保险的三大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经济补偿功能看,保险公司的保单持有人是否通过持有保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以增强;从资金融通功能看,保险公司是否对实体经济实现了有力的支持;从社会管理功能看,保险公司是否体现了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地履行了维护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责任,对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贡献程度。就公司内部而言,治理结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文化导向、产品服务、业绩资产、员工队伍、内部控制、创新能力等,都是评价保险公司发展质量的重要方面。从治理结构看,股权分散可以弱化股东干预,股东实力可以增强公司竞争力;从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看,具有长期发展目标和可行的实施规划,能够体现价值导向,克服短期行为;从文化导向看,尊重人才、和谐稳定,提倡创新、公平竞争、依法合规、精益求精、专业专注,有利于支持公司高质量发展;从产品服务看,具有创新的产品、高效率的服务,能够降低竞争成本,吸引和维护客户;从业绩资产看,保障产品、期交保费、续期保费占比,资产负债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偿付能力充足率,资金运作能力,能够体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内部控制看,制度的健全性和遵循的有效性,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保障能力;从员工队伍看,专业化程度、人岗匹配、年龄结构、队伍稳定等,都可以体现公司发展状态。

 

锁凌燕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业功能进一步升级。保险业要成为“现代服务业”,不仅要进行风险交易的撮合,提供风险分担的机制和精算、承保、理赔、保单保全等各项服务,也不仅仅要提供金融中介服务,而且还要提供损失控制、财务规划、损失处置等多种风险管理服务。保险业与各相关产业乃至消费者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是题中应有之义。另外,伴随社会发展及对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市场机制在效率方面的优势会日益凸显,保险业应该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效率的有力搭档。第二,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升级。从国际保险业历史来看,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力,首先在于能够提供风险保障。伴随居民财富累积和财富综合配置需求的高涨,保险业开始探索整合金融服务模式,在高效的承保经营、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强化业务中的金融属性,从而得以持续发展。对中国保险业而言,做好保障及风险管理主业,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让驱动行业的承保与投资“双轮”协调发展,应该是未来的主线。第三,行业发展速度保持在合理稳健的水平上。考虑到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发展中市场的巨大潜力,行业发展不应“失速”,但我们并不追求行业保费规模的“超常规”快速发展,而是更关注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渗透程度的提高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主持人:如何加强保险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科技人才和经营人才,使保险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王新利首先,应反思和检讨当前的保险教育及其课程设置。保险学是个综合性学科,除了基础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以及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水险等专业课程、法律课程之外,还应该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和财富管理等课程设置。在教育发展上,应本科、硕士、博士、中专以及在职教育等系统化和多元化发展,不应过于中高端化,宜宽路径、厚基础,不宜过专、过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就是为未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建立储备。而在今天的社会,要有效解决一个问题,其路径常常带有跨界性质,因为使用单个领域的知识往往是无解的。其次,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变传统的传授式为启发式。长期以来,许多教学课程本身就像是博物馆,呈现过去旧物,而非塑造未来。教师不再仅仅是信息传导者(因为学生能从网络上轻松下载一切内容),而是要变成新知识的倡导者、引领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思维创新。再次,应加强知行合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当前行业发展产品、模式等日新月异,应将传统的“文化课”与业界的“实践课”有机结合,让学生有的放矢,及早了解行业现状,扩大视野和创新思维,回到课堂后固本求新,查漏补缺。最后,壮大行业自身,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与社会地位,吸引更多跨界人才加盟,同时加强对社会大众的保险教育,改变对保险业的固有偏见,提升对于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判断和识别能力。

 

方国春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行业年均保费以高于GDP两倍多的速度增长。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来自于我国保障体制变革的推动和人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提高后风险意识、保障需求增强的拉动。在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内保险专业人才、保险销售人员的储备和中高等院校对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当国内保险市场竞争主体增多以后,市场竞争实际演化成对从业人员的抢夺。很多公司把“挖人”作为开设机构的前提条件,不挖到合适的人就会放弃对机构的开设。很多保险从业人员把跳槽看做获得加薪晋级、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不惜频繁跳槽。一些管理人员的跳槽,还带动营销团队的整体流动。保险管理和销售人员的供给短缺,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竞争秩序和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拔高使用、频繁跳槽不仅筑高了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发展质量,形成了浮躁的行业文化,助长了追求短期利益的从业行为,为保险公司埋下了许多风险隐患。实现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是人才供给问题和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问题。对于现有从业人员培训,监管部门应当对保险公司定期与不定期培训作出明确规定,并对保险公司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保险学会应当发挥学会优势,组织培训教材的编写,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编写不同的教材,规范培训内容,渗透先进的保险文化。同时,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学会应当联合高校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强化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的继续教育,并有计划地组织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先进的保险公司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各保险公司应当制订公司短期培训计划和中长期人才需求计划。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应当为高等院校保险精算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对于频繁跳槽的从业人员和频繁挖墙脚的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可行的制约措施。对于培养、培训保险从业人员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保险学会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当给予表彰。

 

锁凌燕让保险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实际是要让保险业能够吸引瞄准学科前沿、推动行业理论知识体系发展的大师级学者,以及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从业者,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既能服务国家发展要求,又能与国际同行开展广泛联系和深度交流的合作。要实现这一目标,行业需要有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一是要提升行业形象与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业社会美誉度低,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对偏低,这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加强。走出这一困境,改善行业形象,是吸引一流人才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完善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尊重人才的创造力。保险创新是一个充满智力劳动的过程,其创新成果富有商业价值,但也因为保单的公开性,很容易被模仿。在保护市场竞争活力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提供制度性支持,对于吸引一流人才十分关键。三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险业功能具有复合性,天然对交叉人才有很强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技术环境下,能够引领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人才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某一专业的人才。亟须在高校教育中强调“重基础、促交叉”的培养理念,甚至可以考虑突破传统高校教育的单一院系教学模式,鼓励保险机构与高校及科研机构采取跨机构、跨院系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兼具经济管理、金融保险、精算统计和数据科学、数据工程等复合背景的保险人才。

 

宁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国际教育应该培养“知识的终身学习者、社会生活的独立思考者、国际事务的参与者”。高质量的保险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参照教科文组织的目标。一是教育培训分为两阶段,一个阶段是在校教育,另一个阶段是职业教育。现在有这样的一些交流手段,例如,校外的老师进课堂,保险公司也会聘请高校的老师去做业务培训。但表象性的合作仍然无法消除两阶段的天然分隔,两者并没有有效地结合。深层次、高质量的保险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保险企业文化中,形成尊重知识的核心理念,营造在企业岗位中多读书、善读书的氛围。只有两阶段在思想层面统一了,才能够把在校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起来。二是“有质有量”。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不但在于“质”,也在于“量”。以前对于人才培养,我们总是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把重心放在“质”上。其实,如果没有“量”,“质”很难有保证。例如,精算教育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精算人才的数量上来说, 与金融工程人才数量相比较就相差很多。目前我国精算师数量仍然维持在四位数。而发展更晚的金融工程,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人才数量早已过万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说没有“量”,很难有“质”的提高。我们现在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全部达到这些要求的人比例是很低的,在较低基数下完全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就更少,所以称之为稀缺。而如果人才的基数大,虽然满足全部条件的比例低,但是满足部分条件的人数却增多了。三是加强职业认证。目前保险业除了精算师考试之外,其他岗位的考试体系就很少了,更缺乏中后台从业人员的考试体系。对于很多重要的岗位,例如核保、理赔、团险等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该增加全行业的水平测试,对相关人员的自我认可、人才流动都有帮助。


主持人:如何跟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加快现代科技在保险经营管理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行业经营方式与商业生态变革和演进?

 

龚新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重要的交汇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以信息(数据)为代表的新要素和以消费者为代表的新主导权正在塑造新经济的基本版图,并对传统保险业的发展模式提出颠覆性挑战。仅科技变革带来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的演变,就将深刻影响我们的保源分布状态。例如,基因检测技术将严重挑战传统人身险定价基础,谷歌公司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对车险经营形成巨大冲击,物联网技术将大大降低财产保险标的灾损程度。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在给保险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借助科技赋能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已来,应对之道将是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其一,拓展保险风险边界,将传统的不可保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新技术可大幅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大幅度扩展经济学上所说的“交易的可能性边界”。例如,研究表明,通过创新灾害风险解决方案等,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小额保险,潜在市场价值高达400亿美元,将惠及全球40亿人口。其二,创新保险定价模式,将主要依赖历史静态数据转变为实时分析客户动态信息。在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风险定价模式将更多地基于客户动态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定价比传统模式更加精准,有利于为保险公司节约承保成本,也有利于为“好风险”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风险费率。例如,美国某知名保险公司推出基于驾驶行为数据(UBI)的车险3年后,赔付率降低6.4%,净利润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4.5%。英国某保险经纪公司通过安装车载“黑匣子”,为其车险客户第二个保险年度人均节省了45%的保费。其三,优化客户交互方式,将单一维度接触转变为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有研究发现,70%以上的人喜欢在网络上收集人寿保险相关信息,但低于33%的人最终在网络上购买人寿保险。为了在数字革命中保持领先,这就要求保险企业深入洞察数字化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多维度、全方位、一致性的客户服务体验,而不论客户选择用何种方式联系我们。

 

余贤群金融业包括保险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通的共识,就是行业发展必须以强大的科技能力作支撑,驾驭现代科技的能力、实力和水平决定了金融机构能够做得多好、走得多远。为此,一是要让金融科技、保险科技发挥科技在金融发展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科技为驱动力,提升金融功能的实现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推动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二是要遵循金融业的特点和规律,妥善处理金融和科技的关系。金融机构一方面要防颠覆,加快科技应用,解放思想,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商业模式变革;另一方面也要防颠倒,牢记金融的初心和本分,让科技成为防控风险的堤坝,而不能成为风险的制造者。三是监管部门要加强约束和引导,让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近期,金融科技领域出现的去金融化倾向,我认为就是一种理性回归。金融市场是很严肃的市场,金融服务也不是一般性的商业服务,政策上引导和规范科技企业开展负责任的创新、在监管下的创新,推进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优势互补,通过竞争、优化、合作和调整,使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形成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


主持人:如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改善保险供给结构,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龚新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这就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管理,它也重视适度扩大总需求,但更强调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就目前我国保险业而言,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做好“加减法”。做“加法”,就是主动对接中央政策,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增加保险市场有效供给。这是对我国保险业过去三十多年成功发展经验的继承和进一步延伸。以农业保险为例,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等国有企业的探索创新下,保险业“三农”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展,2017年农业保险承保金额2.8万亿元,参保农户约2.1亿户次,同时,保险业自身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5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79亿元,居全球第二位、亚洲第一位。做“减法”,就是坚持回归本源,聚焦风险保障这一主业专业,降低保险行业资产风险,破除保险市场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目前保险市场乱象整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保险业投资型业务大幅收缩,万能险在寿险业务中占比下降16.9个百分点,全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2%,非理性举牌、境外收购等激进投资行为得到有效管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全行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强化保险产品保障属性,遏制保险资金脱实向虚势头,补齐保险业发展短板。

 

宁威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重于高质量的资源匹配与引导。提到供给的结构,就不得不提到需求的结构。需求结构即购买力的结构,对于保险人而言,就是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他们的需求组成了保险的需求结构。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保险供给在资金、技术等资源方面都是不错的,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好的硬件软件资源条件去匹配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这就好似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尖端的技术和精密的机器,具备了足够生产产品的能力,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组织生产资源去生产一个满足需求的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则可证明供给侧的科学;但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无人问津,或者不能匹配消费需求结构,则说明供给侧仍有改进的空间。以寿险产品供给为例,如果用两个因素将消费者划分开,一个因素是经济实力,另一个因素是身体状况。那么现在的被保险人的人群大致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有经济实力并身体健康的;第二类是有经济实力,但是身体欠佳的;第三类是没有经济实力但身体健康的;第四类是没有经济实力身体也不健康的。这四类人其实有着不同的保险需求,而我们现在的保险供给,全部都集中在了第一类人群(身体好的并且是富裕的阶层)。这样的优质群体,成为了保险公司的竞争焦点,大量的资源向这部分群体倾斜,导致竞争激烈,也就是供大于求。竞争背后的含义无非是对无风险群体的争夺。但无风险的群体,按照“二八定律”来看,人数是非常少的,也就是百分之二十乘以百分之二十,总共也就百分之四。而第二类和第三类群体恰恰是非常需要保险的。但是我们却缺少对应的产品,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该考虑通过资源的配置供应满足需求结构的保险产品。


主持人:如何加强和改进公司经营管理,切实降低经营成本,防范潜在的经营风险,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和全行业的经营效益?

 

龚新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对传统企业的冲击。目前,科技“独角兽”的市盈率都在40倍左右,传统保险企业仅为20倍甚至更低,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传统保险业的不认同,也反映出保险业目前在经营管理模式和手段上是落后的。未来如何提升保险业经营效益?关键就是要以经营管理效率变革为落脚点,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变革的融合,通过科技赋能打造面向未来的持续发展优势。有研究表明,通过数字化现有业务,保险公司理赔成本可降低多达30%,大型保险公司可以在5年内将利润翻倍。从国际大型保险集团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例如,有的保险集团建立数字化工厂(Global Digital Factory),从提出创意到完成数字化解决方案只需要68周时间。从国内保险业发展现状看,有调查表明,70%的大型险企已开始深度拓展客户体验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数字化等领域。当前,针对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组织架构不相适应、数字化领导团队缺位和人才短缺等问题,尤其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借鉴国际先进保险集团的成功经验,做好做足相关人才和组织配备,使数字化转型之路乃至高质量发展转型真正行稳致远。

 

方国春保险公司聚集风险、分散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保险公司股东、经营者对保险的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规律性有足够的认识。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从投资进入保险行业之初,对自有资金实力、持续注资能力就要有客观准确的评估,对保险投资回报周期长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急功近利,以所持股份取得的影响力左右公司经营,对经营层施加压力,采取短期激进行为。国内保险发展经验表明,急功近利思想、短期激进行为,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员工队伍、资产负债、成本收益,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是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产生风险隐患的根源。保险公司要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始终坚持价值导向、稳健经营,摒弃跟随策略和“弯道超车”思想,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开发具有竞争优势、可以低成本进入的领域或区域,充分挖掘这一领域或区域潜在的保险需求,针对这一领域或区域的特定群体需求设计产品、创新服务,精耕细作、专业专注,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个性化服务。保险公司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保险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才能降低保险行业的运行成本,实现整个行业的产品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体现保险行业的价值创造和责任担当。

 

王新利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性,而保险公司又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因此,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实现盈利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与大型公司和领先的创新公司相比,传统中小财险公司经营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短板较多,在当前商车费改深入推进、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面临着收入增长的压力、降本减亏的压力、现金流的压力、风险防控的压力。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应秉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原则,着力解决发展和管理中的症结和难题。第一,坚持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第一位的,对一家企业来说,没有发展其他都无从谈起;对于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没有发展是最大风险。因此,必须推动业务持续发展,而且要在合规和符合公司实际能力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第二,强化过程的管理管控。重点把控承保质量关、理赔出口关和外部销售费用的合理有效投放,防止预算发生不合理的偏离。要算账经营,业务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要担负费用管控和执行落实的责任,财务部门要把好算账关,对费用预算执行要加强过程督导、纠偏、问责。第三,强化关键管理制度的落实追踪和考核。对费用投放、应收保费、人伤大案理赔等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考核,确保费用投放产生效果,严防跑冒滴漏,对执行不力或执行走偏的部门、机构和个人要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监督问责。第四,推行差异化管理和“一司一策”。对机构、市场、渠道、团队进行分类,采取分类差异化管理模式,资源和政策向优质业务、优质渠道进行倾斜,根据每家机构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管理模式,将成本费用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果。第五,业务运营由“重”转“轻”,重点提升效率、效能和产能。转变粗放式经营思路,从过去铺机构网点、搞人海战术、多层级管理向轻人力、轻资产、轻管理转型。在组织架构上,减少层级,精减人员,高度集约化;在管理上,简化流程,缩短流转时间,提高效率;在机构建设上,注重发挥存量机构作用,对弱体机构进行调整、帮扶,对优质机构进一步挖潜,人员设置以业务为导向,减少管理后勤人员;在团队和销售人员管理上,创新机制,加强考核、激励和淘汰,提升产能。第六,在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中加大对科技手段和科技工具的应用,建立基于先进IT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和办理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例如,应用智能客服降低客服人力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响应时间;深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工具在营销、投保和理赔方面的应用,降低获客成本和服务成本,提升市场应对效率;加快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在核保核赔的应用,提升“两核”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两核”流程和规则,降低赔付,提升运营效率。

 

宁威经营风险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落到保险企业上,经营风险集中在资金进出过程中,即我们所讨论的经营风险无非是围绕着资金“进”“出”的相关环节中的风险。“进”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和投资收入,“出”主要体现在赔付支出和费用支出。而在这四个因素中,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可能会落在费用支出和投资安全上,同时经营风险的防范也可能落在控制经营成本和投资安全上。投资反映了保险的金融属性,经营成本反映了保险的特征。投资安全不用多说,经营成本寄希望于在互联网保险进程中有所降低,竟最终也没有降下来,传统渠道省下的成本全落入了互联网渠道,完全脱离了互联网保险的初心。降低费用成本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把降低的经营成本反馈到保险费上,为人民带来更多更实惠的保险产品,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保险行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主持人:如何加强保险领域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员素质提升转变?

 

余贤群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我认为文化创新是根本,我们必须要推进保险业传统的销售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型,这是最深层次的转型变革。保险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关注人、服务人、为了人。保险业的一切创新都要聚焦到客户身上来,聚焦到全方位满足客户的保险保障需求上来,成为客户生产、生活的免疫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转变客户对保险的认识和偏见,这也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当然,保险业强销售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保险业发展初期,由于社会公众对保险认识不足,甚至将其简单地等同于理财,在这一情况下不得不采用野蛮式的推广。经过我们营销员队伍二十多年来,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地传播保险知识,客户对保险的认识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推进,保险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在发生变化,野蛮式的销售已经没有出路,必须向服务文化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行业品牌,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实现价值,这也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和强业之基。保险业只有真正牢固树立服务文化,才能使“创新”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才能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王新利转型最大的困难就是思想的转型。石墙易毁,心墙难拆。《易经》剥卦中说:“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要学会变通的原则,掌握有利的方法,在面对困难时摆脱困局。转型必须要先有信心,同时转型更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型工作也非一蹴而就。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保险公司也应认清大势,顺势乃至借势而为。首先,借保险科技之势推动模式转型。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模式和路径依赖,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通过“+互联网”,完成对传统保险流程再造,满足销售、理赔、客户体验的快捷、高效、友好。通过“互联网+”,扩大线上销售和场景化服务,积极融入和构建生态圈,为客户提供更好体验。前端以客户体验为核心,后端以成本优先为抓手,用保险科技助推公司发展转型。其次,借助社会经济进步大势助推业务转型。借助国家产业升级、“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扶持实体经济、富民强国等机遇,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在责任险、农业险、意外险、健康险等领域打造比较优势,改变单一依赖车险、业务结构失衡的局面,培育、支持具有自身特色的非车险业务发展壮大,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再次,借监管政策之势助推机制与管理转型。严监管有望推动市场竞争走向理性和规范,助力推动行业和公司发展健康可持续。要改变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打破旧有僵化的体制机制,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提升公司专业化、集约化运作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让机制与管理成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最后,借环境变化之势重塑文化转型。积极营造以关爱互助为核心的“家”文化和以团结拼搏为核心的“狼”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氛围,打造责任、高效、可信赖和共建、共享、共荣的公司新文化。

 

锁凌燕要激发创新活力,首在机制建设。从经验来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体系,其自身应该有内生的激励相容机制,企业不仅能够获得创新回报,而且要有试错的空间。从监管层面讲,不仅能够“容错”,也能“纠错”。其中,有三点特别重要。第一,要解放思想,不要过度地直接干涉市场创新行为。创新活动天然伴随不确定性,绝不能因为在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就“踩刹车”。关键在于辨识这种创新是不是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对企业的偿付能力有什么样的影响、消费者权益能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第二,对市场创新所处的阶段要有准确的判断,并借此确定监管重点。在新产品或新模式出现之初,监管者对于风险和经营模式所掌握的信息较少,对风险的判断更多地依靠直觉和经验,在这一阶段,监管就不能只关注经营结果,而是要将重心向创新资源和业务流程倾斜。对创新产品或模式的了解越深入,对风险的判断更多的就是以经验证据为基础的,这时候,为了节约监管资源,就可以将重心转移到结果上,重点关注其偿付能力水平。在行业创新频出的时代,不同创新所处的阶段可能会叠加起来,所需的监管可能就是“组合拳”。第三,推动完善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一是要通过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和基础理论研究,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以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和保障企业创新。二是要推动行业内与行业外的数据共享,为行业创新提供数据基础。三是要处理好监管和协会、学会以及社会力量的关系,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和学会在营造发展环境、提升行业自律、夯实行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各界有机分工、互动合作的格局,是完善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石。


主持人:如何尊重保险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现规模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的互促共进?

 

余贤群第一,我们要认识到质量和速度、规模和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不存在要质量就不能要速度、要规模就不能要效益的问题。第二,我们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保险业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把握好质量、速度、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度。尤其是对于速度,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增长。历史告诉我们,速生、速长、速成的东西只能是豆芽秆,长不成常青树。在行业和公司业务发展的初期,速度可以快一些,但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要放慢节奏,夯实基础,控制风险。另一方面,没有一定的速度同样不行,没有一定的速度往往可能会暗藏着更大的风险,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为保险业提供的合理增长区间内,更加科学地制定发展目标,使保险业能够稳健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成长。第三,我们要把保险业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大平台、大视野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更具责任感的发展。这是平衡好速度、规模与质量的重要基础。

 

方国春保险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制度,我们缺乏对这一引进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和对其应对情境的深刻感悟。我们是在中国保险实践探索和发展中理解保险、增进对保险规律的认知的。中国的保险理论在这一进程中逐步成熟,中国保险监管体系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完善。保险法律法规的每一次修订、中央有关保险发展的每一个文件、每一项保险监管规定的出台,都是我们对保险规律认知进步的标志。应当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出台的各项规定,代表了我们对保险规律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公司治理监管方面,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公司治理监管的十大举措,明确保险公司股东准入、股权结构、股东持股比例、资本真实性、穿透监管等方面的规范,增加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本公司情况的信息披露。在产品监管方面,继续执行产品设计限制规定,同时对市场上现存的人身险产品进行全面清查和整改。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业务、定期公布净值,并从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现金流匹配等方面进行考评,引导保险公司资金文件审慎配置。在经营行为监管方面,针对违规销售、违规编制虚假业务财务记录或报告、违规变更营业场所等进行了严厉处罚。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和各项监管规定,将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现规模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的互促共进。

 

王新利当行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地位时,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谈起。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乱而治、由弱至强。保险行业又是基于大数法则以风险管理和保障为根本的行业,因此,保险行业以及保险公司都需要一定的规模用于支撑发展和提供更能惠及大众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最终能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助力社会风险分担。但保险行业的规模发展不应是缺少质量的粗放式发展,如果继续依靠简单的广设机构、人海战术、比费用点数、唯保费论,在销售前端花费大量成本,用于服务客户的可用资源就极其有限。在缺乏有效管理、风险防范以及优质服务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快速发展,短期也难以为继。因此,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价值成长,需要有价值的快速发展。保险从业者首先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尊重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理性发展,坚持“效益”发展观,通过科技赋能,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扩大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惠而不贵的优质产品,如在小额分散的前提下,能快则快,这也是高质量发展。保险经营要以价值主张为圆点,构建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为交叉十字的价值模式。


主持人:如何构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指标?

 

王新利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和内容,可以从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客户服务、行业创新、市场环境、从业人员等几个方面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并结合《保险业功能服务指标体系》和保险业运营相关的指标进一步设立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1.png

表1-2.png


锁凌燕建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需要将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相结合,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相结合,可以考虑包括三类指标。一是行业活力指标。包括传统的行业发展指标,例如行业保费规模及增速、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人均保单数、人均保额等;保险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指标,例如医疗保险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比重等;保险市场竞争活力指标,例如行业集中度。二是行业效率指标。包括反映效益的财务指标,例如赔付率、综合成本率、投资收益率、利润率等;反映企业经营有效性的指标,例如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反映行业财务稳健性和资本利用率的偿付能力指标等。三是行业认可度指标。包括定量化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标,例如退保率、投诉率等,以及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定性化的行业美誉度指标。

 

宁威高质量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总体促进上。首先,应有利于保险完善经济保障职能。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有利于保险完善经济保障职能。在整个经济保障中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无法完成的领域使用商业保险,发挥商业保险的支撑作用。其次,应有利于保险优化经济发展的职能。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特殊时期,保险业的发展应该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所以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是让保险在经济发展中间起到润滑剂作用,发挥优化各个经济职能部门、经济环节的职能。最后,应有利于保险发挥辅助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作为社会管理工具,保险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后盾,保险应该发挥辅助社会管理的职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不仅是保险市场某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应立足于全面而有效,着眼于保险发展全局,对整体进程作出贡献。三是应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险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不是简单地指保险发展速度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同。从国际经验和历史数据来看,无论是寿险还是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大多是快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所以,我们所说的相适应指以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保险服务。四是应有更好的成本产出匹配度。保护好保险市场的“绿水青山”。以高成本的方式发展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保险市场发展的要求,既不能仅以超越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一味追求速度,也不能以简单节省成本为主要目的进行产出的设计。在发展的同时集约化成本,在挖掘市场“金山银山”的同时,保持好保险市场的生态环境。


《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