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创新试验区

宁波“全域保险”+“保险全产业链” 建保险城市 试验区起步

W020161102295971599945.jpg

11月1日,在保监会与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推进会上,宁波国家保险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宁波保险创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宁波已是国内保险创新的高地,在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获批后,这里将会掀起新一轮保险创新创业热潮。今后,保险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宁波人的生产生活当中,“保险”要素将成为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先行先试

  抢占改革风口

  “从示范区到试验区是一次跨越。”宁波保监局局长赵巍说,“2014年宁波获批成为保险创新示范区,你有的别人可能也有,示范区意味着你比人家做得好;今年获批成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这意味着宁波可以先行先试。”

  自2014年7月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会省市共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以来,宁波保险创新项目遍地开花,全市申报的保险创新项目达130项,吸引了200多亿元保险资金涌入,一张涵盖完善社会治理、补齐经济薄弱环节、服务经济社会转型的保险之网正徐徐展开。

  宁波保监局负责人介绍,2014年9月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项目在宁波市正式落地,示范区采取中国保监会、浙江省、宁波市“会省市”共建模式,在保监会的支持下,示范区在保险体制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经营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灾害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支农惠农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保险氛围和保险文化,为保险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宁波市保险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以及宁波市特有的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和宝贵经验。

  在宁波,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2016年6月底,宁波获批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这不但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保险创新试验区,也是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

  宁波市金融办、宁波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充分挖掘、放大宁波市保险政策环境、创新行业氛围、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创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占得先行先试的先发优势,形成产业集约、人才集聚、创新集成、文化集合的示范引领优势。

  按照宁波市的设想,力争将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保险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高地和范式推广区、撬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支点、带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国内保险界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聚焦点。

  记者采访也了解到,当地保险业人士认为,创建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不仅仅是向国家争取一顶“帽子”,而是要借国家级试验区获批的东风,力求用好、用足相关国家政策,通过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创新突破,占据国家保险创新的制高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福祉,将宁波保险创新的先发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并最终形成引领优势。

  一核多点

  打通产业链条

  这几年,宁波保险业的发展有目共睹。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到228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超过15%;资产总额超过500亿元,是2010年的2.5倍;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保险业成为宁波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全市现有市场主体58家、服务网点近600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级保险创新试验区获批后,宁波将着力扩大保险服务领域、拓展保险服务内容、加强保险服务供给、延伸保险服务链条、营造最佳环境、提高保险国际化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保险创新产业园作为宁波建设国家级保险创新试验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按照开放式、内涵式、集约式建设理念与“一核多点”的空间布局。

  不久前,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如何在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间实现完美对接?充分利用保险在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资金融通上的独特作用,推动、支持和保障制造业的创新提升发展。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的要求,以创新和融合为重点,以风险管理、资金融通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建立覆盖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全链条及关键节点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吸引更多保险机构总部、功能性总部落户宁波,成为产业园建设的一大着力点。加快保险创新保障建设,深化保险改革开放,强化地方改革创新细分微观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创新,重点建设人才集聚平台、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和国际专业交流平台。营造监管有序、监管有力、监管有效的政策环境,疏通园区创新发展的政策“管道”。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拓展融资渠道,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协作平台。通过系统推动和协同发展,不断完善、提升、丰富、深化“宁波模式”的外延和内涵。

  据了解,目前已有一家总部位于宁波并获批的保险机构——东海航运保险,和另外一家总部位于宁波的人寿保险机构已经向保监会报批。宁波力争到2020年保险总部机构达到15家以上(其中保险总公司5家以上),基本形成以创新型保险法人机构为主体,兼容保险特色和专业性公司以及功能型保险总部机构、保险中介服务机构齐全的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

  下一步,重点打造宁波保险创新产业园区,组建保险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快新型保险法人机构的集聚发展,打造健康、养老、家居、汽车等保险全产业链,此外,还将建设宁波保险博览园、建立国际保险创新交流平台和创新论坛。

  对于宁波保险业者来说,能否进一步简化保险产品的报批、报备流程是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保监会、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支持创新试验的政策措施,提前做好有关工作安排和部署,确保后续创新试验工作顺利推进。保监会组织开展的重大创新举措要率先在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深化区域保险监管改革创新。

  全面融入

  打造全产业链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何肖锋日前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公众已有财富安全和财富管理的刚性需求,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的潜在影响逐步显现以及两代人之间在医疗、养老等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保险业迎来了一个提供社会化全面风险解决方案的最好时机。

  宁波提供的答卷是,“全域保险”加“保险全产业链”。在宁波市金融办主任姚蓓军看来,未来宁波人的生活中将少不了“保险”,因为“保险”将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宁波市域范围内全面推进,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到2025年全市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达15万亿元以上,全面提升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度和覆盖面,打造保险模范之城。”

  以现实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保险全产业链为核心,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带动前后产业链资源整合与产业跨界延伸,推进宁波市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加快保险服务于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型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保险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姚蓓军表示,宁波将打造一个可复制的保险创新样板。她介绍,以打造“保险城市”为目标,以“全域保险”为路径,在既有优势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全面布局,补齐短板,强化协同,将保险的风险管理、社会治理、经济促进、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功能调动并渗透于转型、创新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通过成立宁波市保险创新产业园区,夯实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基础,走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园区发展之路。

  随着《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保险服务调结构、转方式、服务民生、服务“三农”、服务港口经济的功能,把创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保险创新产业园区作为地方金融改革的重要内涵,强化保险创新发展的引擎作用,为推动保险业健康有序、创新有力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宁波保监局局长赵巍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宁波保险创新的层次与影响,宁波将以创建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契机,通过设立宁波市保险创新产业园区,继续加大保险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力度,占据国家保险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战略和保险强国建设,促进宁波市转型发展,实现宁波市“保险城市”和“全域保险”的战略目标。

  保监会和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宁波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开展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力争用3~5年时间,推进保险业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初步建立起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服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突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再上新台阶,为全国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W020161102295971675166.jpg

  送保险到田头,宁波较早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

宁波保监局负责人表示——

  “让宁波成为险企扎堆之地”

W020161102295971745201.jpg

  台风过后,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对受损的棚膜、蔬菜等开展勘察和理赔。

“让宁波成为保险机构愿意扎堆的地方,今后做保险行业的要来宁波,看保险创新的也要来宁波。”宁波保监局局长赵巍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保险创新,首先要聚集一批保险机构,保险机构是否愿意在宁波扎堆发展,是衡量我们创新试验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他认为,保险创新前途广阔,将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推动力量。

  保险“新国十条”出台后,保险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如费率市场化改革、个税相关的保险创新政策出台、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等等,都为保险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机遇很好,但是同时也应看到保险业的短板,全国虽然有几千种保险产品,但是同质化程度却非常高。

  保险创新,就是要破除产品同质化,研发新品种,从过去单纯的财产、人身保险产品中拓展开来,面向经济社会进入新领域、研发新产品。这是保险业“补短板”,补上短板才能更好发展。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是短板所在。宁波这几年保险创新的实践,其实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寻找保险产业自身发展中的短板。

  在赵巍看来,宁波在保险创新方面有着多重优势:党委政府很重视,政策环境宽松优异;市场主体有激情,探索发展全新路径;监管部门较理性,包容险企创新发展;市民基础有渊源,保险文化底蕴深厚。“符合这样优越创新环境的地方,国内并不多。宁波把保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先行先试,综合运用各类保险机制,通过保险创新,开展了完善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宁波当前一方面在不断完善和推广已有的促进社会治理、促进经济转型、保障民生发展的险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新领域,以保险创新为手段,健全完善社会化的健康、养老保障,鼓励养老保险产品的开发,实现保健养老、旅游养老、文化养老,建立民生保障网,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充分利用好宁波区位优势,做优航运险等特色险种。宁波通江达海,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按照宁波“一圈三中心”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港口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提升航运保险产品研发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专业航运保险产业,保险机构也可以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货款支付、产品质量、贷款融资、消费信用等一揽子保险服务。

  财产险产品多、人身险产品少,这是国内保险市场的基本现象。健康险是保险业的下一个风口,宁波如何才能抓住?2015年宁波人均GDP达到1.6万美元,公众对保险产品需求日益上升,已经有人到境外买健康险,也倒逼企业开发出更多优质保险产品、提供更多优质保险服务。早年曾大力推动大病保险“湛江模式”的赵巍明白,抓住了健康险这一风口,将给宁波保险带来巨大的发展动能。

  “通过创新来推动保险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赵巍认为,保险创新是一个撬动发展的支点,准确找到这个支点可以为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本报记者 袁华明)

    宁波保险创新六大方向

  日前,中国保监会、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宁波市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宁波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在新常态下发挥保险在应对风险、化解矛盾、保障民生、助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统筹推进保险服务领域、内容和方式创新,探索建立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保险创新试验区获批后,宁波保险业将聚焦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和开展保险创新:一是扩大保险服务领域,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二是拓展保险服务内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加强保险服务供给,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四是延伸保险服务链条,促进新农村建设。五是营造最佳环境,促进保险资源集聚高效利用。六是提高保险国际化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大力发展国际保险业务;推动国际保险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