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活动

魏革军:监管姓监

监管姓监,听起来有点弦外之音,似乎暗指监管偏离了本源。这种理解并不完整,强调这一点更多的是把防风险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向社会传递强化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决心。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经过多年变革,逐步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监管的格局,“一行三会一局”各司其职,推动了金融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但这种监管格局并非完美无缺,最近几年出现的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金融资产过度扩张以及各种庞氏融资骗局等,暴露了现行监管制度的薄弱环节。无论银行监管,还是证券监管、保险监管,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过度融资、自我循环扩张等现象的监管不足。从市场配资融资、保险资金非理性运用,到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的扩张,都折射出监管的“短板”。强调监管姓监,显然有助于矫正监管偏差。

从“一行三会”披露的信息看,强调监管姓监,蕴含这样几层含义:一是重塑监管理念,更加注重风险监管、审慎监管和穿透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提升监管能力,对套利和博弈敢于监管、敢于担当、敢于亮剑;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围绕公司治理、金融产品和金融资金运用等领域,防范和处置潜在风险;四是坚持本源导向,一切改革、创新和开放,都要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展开,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事实上,管理部门探索有效监管的步伐从未停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监管部门普遍进行了审慎监管的探索,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监管手段更加丰富。但审慎监管特别是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父爱或母爱式”监管思维导致部分金融子行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以致出现行业泡沫;片面追求金融创新,积聚行业风险;监管易受各方利益博弈的影响,导致约束软化。监管理念的错位也使得监管机构混淆监管重点,对于原本应负担的监管职能不够重视,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根本职能上反而乏力。

最近几年,金融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人民银行升级了宏观审慎评估框架体系,银监会加强了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监管,证监会加强了资本市场治理和“野蛮人”监管,保监会加强了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多个部委联合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专项整治,这些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抑制了金融风险。

监管姓监要求更加突出审慎监管和穿透监管,这使得监管指向更为明确: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进行治理,推动金融各业回归本业;坚持风险导向,特别是加强对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的监管;坚持服务导向,坚决抑制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既要防止金融机构做通道、做过桥、加链条、放杠杆,防止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提高资金成本;又要对未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热衷于资本运作“赚快钱”等活动进行监管。

当然,把握监管平衡并不容易,即使在发达经济体也是难题。这也是国际上金融监管每隔几年就要调整和重塑的重要原因。对于像中国这样“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而言,金融监管更需兼顾监管与发展的平衡。严格监管并非限制发展,而是要防止自我循环式的膨胀与扩张,防止金融结构的扭曲,防止金融各业的异化和迷失。强调有效监管,也不是恢复行政管制,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