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2018年全国保险类期刊质量建设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

640.jpg

2018年5月19日,由中国保险学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保险研究》编辑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承办的“2018年全国保险类期刊质量建设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研讨会的主题是“数字化时代保险期刊的创新与发展”。会议由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保险研究》主编冯占军主持。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先生,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社社长魏革军先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林宝清先生,武汉大学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魏华林先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上海市保险学会秘书长、《上海保险》杂志社社长赵雷先生,《保险文化》杂志社副主编张春林先生,河北省保险学会常务副会长王芳女士,北京市保险学会秘书长陆秀萍女士等嘉宾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60余位来自保险期刊界(包括公开刊物、内部刊物)的嘉宾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640 (1).jpg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先生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先生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期刊的发展面临综合挑战,切实办好期刊需要运用更大智慧。中国保险学会有《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两本刊物。多年来,《保险研究》在保险行业的理论创新、学术发展、智库建设这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保险研究》的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得到学界、业界的一致认同,但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刊物、如何提升影响力、如何提升学术质量还需进行深入思考。此外,学术集刊《保险理论与实践》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目前也已得到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他强调,大力提升刊物质量、发挥好刊物的平台作用,特别需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办刊模式。同时,在面临数字化冲击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刊物的发行量,怎样拓宽发行渠道,怎样提高刊物的吸引力和学术水平,也需要各位专家和期刊界的嘉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640 (2).jpg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代表学院对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和经济学院的基本情况,强调了《保险研究》等学术期刊对经济学院师生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对高校金融学、保险学的教学科研有一定的帮助,共同服务现代保险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640 (3).jpg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金融》杂志社社长魏革军先生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社社长魏革军先生在致辞和演讲中对如何办好期刊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他指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十分重要,在多媒体化、自媒体化和数字化的冲击下,如何顺应新需求、符合读者期待,如何促进期刊有质量的发展、更好履行期刊的使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他认为,办好期刊需要把握四个要素:一是要有清晰的定位;二是要有明确的理念;三是要有适当的结构和策划;四是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或内容。他强调,无论是理论类期刊还是实践类期刊,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能够提供独特的价值,让其难以替代。在新的形势下,期刊建设必须能够随环境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和改进,但基本定位相对来讲是稳定的。定位决定了期刊的性质。有了清晰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探讨期刊创新发展的方式。

640 (4).jpg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林宝清先生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林宝清先生在致辞中谈到,早在他年轻时进入到保险领域后,就与保险类期刊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保险期刊办得越来越好,对高校的教学研究十分有帮助。保险学术研究与期刊发展“风雨同舟”,高水平的作者、高质量的作品需要有高质量的期刊相匹配,反之亦然,两者相辅相成。高水平的作者不仅是指院校的人员,还包括实践部门的作者。凡是对保险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作者,都会关注高质量的期刊。他提出,保险行业的实践发展对期刊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些行业重大热点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专门的刊物或栏目来配合,保险期刊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行业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640 (5).jpg

武汉大学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魏华林先生

武汉大学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魏华林先生在致辞中首先从作者、读者的角度谈了对期刊建设和发展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作者、学者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成果,离不开期刊。刊物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每一份期刊都是成千上万学者、从业者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他指出,作为读者、作者,期刊需要好看、耐看。对于理论性刊物,希望不厌其精、不厌其深;对于实践性刊物,希望不厌其广、不厌其丰。简言之,理论性期刊需要说远、说深,实践性期刊需要说清、说透。随后,他对当前保险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保险期刊的创新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640 (6).jpg

《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

《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以“关于期刊质量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思考”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研究》发展简介。主要从定位宗旨、期刊特点、作者结构、发行范围和期刊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二是期刊质量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金融监管研究》编辑的实际情况,对如何看待作者名气和文章质量的关系、如何看待期刊文章和期刊发行的关系、如何看待前沿研究和传统研究的关系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三是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认为办好期刊主要应从差异竞争、互荐互助、注重学习、坚持写作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640 (7).jpg

上海市保险学会秘书长赵雷先生

上海市保险学会秘书长、《上海保险》杂志社社长赵雷先生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上海保险》的办刊情况,强调有一个好的杂志社社长、刊物主编对期刊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上海保险》作为省级保险社团中唯一一本有刊号的保险期刊具有先天优势,如何发挥这一先天优势,一直在做思考和探索。他认为,《上海保险》需要进一步聚焦保险本行业,以成为专业性期刊为目标,并与《保险研究》进行差异化定位,服务不同的客户群。同时,期刊建设还需要与当地专家学者建立良好联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640 (8).jpg

《保险文化》杂志社副主编张春林先生

《保险文化》杂志社副主编张春林先生在主旨发言中对《保险文化》杂志的基本情况及杂志社的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保险文化》与其他保险类期刊不同,是一本高度市场化的杂志,主要是在市场上求生存,刊物定位于为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服务,读者对象主要是保险公司和营销机构的管理人员,未来发展目标是以《保险文化》杂志为龙头,打造一个能够对保险行业进行全覆盖的文化产业链。

640 (9).jpg

河北省保险学会常务副会长王芳女士

河北省保险学会常务副会长王芳女士在主旨发言中对内部刊物《河北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河北保险》以服务河北省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宗旨,及时传达行业政策和信息,传播正能量,传递新观点。她强调,《河北保险》将以办成河北省保险业经验交流平台和省内最权威的政产学研理论研讨平台为目标,真正做到促进理论研究与交流,探索解决工作中实际的难题,反映行业的风貌。在质量建设上,将联合河北省内高校,提高刊物的理论性,确保稿件有意义、有价值、有参考、有作用。

640 (10).jpg

北京市保险学会秘书长陆秀萍女士

北京市保险学会秘书长陆秀萍女士在主旨发言中对内部刊物《北京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北京保险》主要是面对公司会员,致力于打造一个会员之家,宣传行业形象,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她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通过参与保险期刊界的交流与对话,发挥对刊物质量建设的促进作用。

640 (11).jpg

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保险研究》主编冯占军先生

研讨会结束时,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保险研究》主编冯占军做了会议总结。他首先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对于《保险研究》来说,质量建设是其生命线。虽然去年年初入选C刊,但能否稳住,仍有待观察,确保刊物质量,仍是未来刊物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后,他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十位嘉宾的致辞和发言,一路听下来,感受到的是一种听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深受教育和启发。保险类期刊是保险行业的精神家园,肩负着促进行业理论建设、培育良好行业文化、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这片精神家园的看护者,深感责任重大。他最后强调,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推进的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纸质期刊正面临着数字化浪潮的巨大冲击,电子期刊等新形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传统纸质期刊订阅量的持续萎缩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唯有找准、坚守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始终坚持以质量建设为中心,努力为行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期刊出版服务,方能在新的环境和变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8年全国保险类期刊质量建设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大合照

640 (12).jpg